让优质公平教育惠及更多学生
——
定州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探访
9月6日,在定州技师学院汽修实训室,汽修课的老师(左一)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汽车电路的构造。河北日报记者徐华摄
投资34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、改造提升学校(园)186所;投资2亿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,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覆盖率达100%、互联网接入率达100%;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%;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0万余人……
不断推动更加公平而优质的教育,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承载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定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改善基础设施,着力促进教育公平,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,持续推动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健康发展,不断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。
提升农村办学条件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
“核心收紧、重心跟上……”9月6日,在定州市西坂小学的足球场上,该校体育教师宋明烊正带领校足球队的孩子们,进行小步伐带球练习。
9月4日,在定州市西坂小学的足球场上,学生们正在进行足球技能训练。河北日报通讯员李亚杰摄
“以前学校是土操场,只有一副篮球架,踢足球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奢望。”宋明烊说,现在学校不仅有绿茵足球场、塑胶篮球场、羽毛球场,还有乒乓球训练室、旱地冰壶训练场,并配有相关专业教师。
近年来,定州市以改造农村学校运动场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、开展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等措施为抓手,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。2018年以来,全市教育经费投入达103.66亿元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82.22亿元,年均增长8.46%。
改造农村学校运动场,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。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,这样的土操场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,学生体育运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。”定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科负责人李靖说,2021年,该市全面启动农村学校土质运动场改造工程,对具备改造条件的跑道和篮球场进行硬化,有的还建设了足球、羽毛球等场馆。截至目前,该市已有138个农村学校完成土质运动场改造工作。
建设教育云平台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。自2017年10月以来,定州市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,搭建定州市教育云平台,建成高标准多媒体教室2998个、录播教室304个,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、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师网络空间人人通。依托定州市教育云平台,该市建设直播课堂、点播课堂、互动课堂等“定州课堂”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。其中,互动课堂是由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,开展远程互动授课。截至目前,“定州课堂”拥有优质课程视频2093个,点击观看量超20万次。
常态化开展教师校长轮岗交流,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学水平。该市先后有238名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新建学校、薄弱学校流动,对其教学管理、教育理念、教研教改、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帮扶。组织26名音体美教师在辖区内开展走教帮扶,破解农村部分学校因专业音体美教师短缺,影响课程开设、课程质量等难题。同时,组织农村教师到市区学校进行跟岗学习,跟岗期间每周至少听一节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的课,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教研活动,以提升教学技能。
深入推进强师工程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今年起,该市按照“师德表率、育人模范、教学专家”标准,遴选100名市级名师、20名市级名校(园)长进行为期3年的特色培养,以带动全市中小学教师、校(园)长整体素质提高。
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,建强幼儿教师队伍
“这个幼儿园离家近、环境好、收费低,孩子也愿意来。”9月4日,在定州市庞村镇中心幼儿园庞村分园门口,送孩子上学的庞村村民陈红红说,从平房到楼房,从与小学混用的操场到幼儿专用的游戏场地,家门口的幼儿园越办越好。
这所幼儿园原来是庞村小学的附属园。“那时,我们占用的是庞村小学闲置的教室,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受限,而且滑梯等设施也不是幼儿专用的。”该园园长李哲说。
为努力满足附近村民对普惠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,2019年8月,他们在庞村小学旁新建了庞村分园,共有6个班,可容纳200名学生,2021年8月已投入使用。
庞村分园是定州市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缩影。2019年以来,按照“服务半径1.5公里,服务人口0.3万至0.5万人”的原则,定州市采取大村独办、小村联办形式,新增27所农村幼儿园。截至目前,该市农村幼儿园达130个,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,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5%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%。
操场上锻炼平衡力的荡桥、训练攀爬能力的桶桥,教室里上课用的触屏一体机、展示幼儿作品的直喷异形裁切写真刊板……“我们这儿也不比城里幼儿园差。”李哲自豪地说,“从附属园到独立园,不仅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提高,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明显增强了。”
近年来,定州市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,市幼儿园、白